二维码

扫描浏览手机版网站

红糖和赤砂糖,你可以分清楚吗?

2018-03-2022686

 

目前市场上红糖、赤砂糖的标识常误导消费者,有些原料明明用的是赤砂糖,而名称却叫红糖;有些干脆直接标识为红糖(赤砂糖),导致人们误解红糖就是赤砂糖,赤砂糖就是红糖。甚至去年某食药监就曾批复“赤砂糖”和“红糖”是极为相似的概念,赤砂糖是专业术语,而红糖为通俗用语,两者是等效名称。此篇文章,我们大家 来看看两者有何区别?


 

一、红糖和赤砂糖定义 

1)根据GB13104《食糖》、GB/T35886《食糖分类》、GB/T35885《红糖》、QB/T4561《红糖》标准对红糖的定义为:以甘蔗为原料,经提取糖汁,清净处理后,直接煮炼不经分蜜制炼而成的金黄色至红褐色的糖; 

2)根据GB13104《食糖》、GB/T35886《食糖分类》、GB/T35884《赤砂糖》、QB/T2343.1《赤砂糖》标准对赤砂糖的定义为:以甘蔗(甜菜)或原糖为原料,经清净处理后,经浓缩、结晶、分蜜及干燥所制得的棕红色或黄褐色的带蜜砂糖,是工业化生产白砂糖的副产品; 

      注:原糖以甘蔗或者甜菜为原料,经清净处理、煮炼结晶、离心分离制成的带有糖蜜、不供作直接食用的粗蔗糖结晶。可以说,从定义上,赤砂糖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副产物。


 

二、炼制的工艺有何不同? 

根据国家标准GB/T35885与轻工行业标准QB/T4561红糖制作工艺分为两类:石灰法工艺和非石灰法工艺;其中QB/T4561针对只适用于石灰法工艺,还有些地方标准如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 1071适用于非石灰法工艺。 

不管是采用石灰法工艺还是非石灰法工艺,这个工艺主要取决于原料,为什么这么讲呢?在深秋甘蔗收割季节里,正常甘蔗是没有酸味的,而收割后甘蔗堆放时间过长或者过季的甘蔗及生产能力等原因才可能出现的酸味(常称之为反酸),之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加入石灰粉的主要原因是进行中和(民间熬制或者小作坊炼制多数会加入石灰水或者石灰粉),为了成品储存时不宜霉变。 

而赤砂糖的熬制过程与红糖是一致的,如果糖蜜产生了酸味,也会采用石灰法工艺,如糖蜜没有酸味,则反之。

三、如何有效的分辨这两种糖

 

1)首先,先了解下甜菜糖,市场上几乎或者说没有甜菜糖蜜炼制的赤砂糖,赤砂糖可以说全部来源于甘蔗,所以两种糖的原料基本一样。其主要因为甜菜炼制成糖制品后,其糖品里含有一股菜青味,俗称甜菜碱,是生物碱的一种,这是甜菜糖特有的气味,而这股气味影响了糖制品的风味,也许就这个气味不被行业采用甜菜糖蜜来炼制赤砂糖吧!则更多的用于发酵物料的底品或者动物饲料等。

2)红糖与赤砂糖的分辨在技术上两者有这么多差异,估计大家看的也是一头雾水,其实作为普通消费者购买时区别两者最直接方法,就是要学会观看产品包装,查看其配料标识。另外,市场上还有一种产品,大家认为其更营养、功效等要比红糖或赤砂糖好。那就是黑糖。所以在这里,小编再延伸提下黑糖,在目前国家标准食糖及食糖分类中,并没有对黑糖进行明确定义的,其在轻工行业标准中也是说得有些含糊不清的,而在百科里对黑糖的定义为:黑糖实际为传统红糖的一种,其制作工艺流程与红糖完全一致,只是在熬制时间上较一般红糖时间稍长,且富含铁元素,熬制成行后与空气接触久之氧化,固色彩呈黑色、褐色状,且有焦香味,实际与红糖并无二至,只是区域不同称谓不同而已,如台湾、日本等地称之为黑糖。所以我们平常在市面上买到的黑糖可能是深色的红糖,也可能是深色的赤砂糖!

 

 四、总结

1)现今糖厂对甘蔗种植区域进行管理、订购及种植技术支持,且规划性收割和压榨,炼制技术成熟,并在压榨前进行检测(品尝)是否具有甘蔗特有的清甜味,品质良好的甘蔗生产过程不需要加入石灰粉的,极其保留了甘蔗品特有的风味,行业上逐渐使用新标GB/T35885取代旧标准QB/T4561

2)赤砂糖QB/T2343.1其技术要求很多已不符合目前食品安全标准规定或现行工艺,如不溶于水杂质指标,重金属含量降低等都与当今的食品安全息息相关,而GB/T35884更适合目前的食品安全要求。

 

3)红糖较完整地保留了甘蔗中原有对人体有益的葡萄糖、果糖等多种单糖和多糖类能量物质,而赤砂糖经过精炼化,一些多元糖和微量元素被滤掉,正是这些能量物质可加速皮肤细胞的代谢,为细胞提供能量,所以平日可适量饮用红糖水。现国内市场上也兴起了保健红糖,在传统的红糖基础上添加一些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物,从而成为保健性质的红糖,比较常见的添加是老姜、枸杞、桂圆、玫瑰、大枣、人参、三七等食药,通过与红糖合理的配伍,增加红糖的保健功效,成为新一代保健红糖。